山东四方新型轧辊产业化项目获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

2023-11-24 14:54

   山东省四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钢管及冷弯型钢用新型轧辊等工模具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经山东省科技厅严格筛选审核,在全省500多个报送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100个入选省自主创新专项的佼佼者,获得省财政高额先导资金和两年贷款贴息有力支持。

  据悉,自2012年以来,山东省政府每年安排10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支持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9个产业32个重点领域,重点扶持能够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项目,优先扶持经营状况好、研发水平高的企业。山东四方公司报送项目以其深厚的创新技术含量和明显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得到评审专家肯定。

  统计资料表明,钢材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基础性地位,其产值约占我国GDP总量的6-7%。历经百年的以“辊轧”为核心的连续变形轧钢技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钢材成型的关键和支柱技术,地位不会动摇。轧辊等工模具直接接触轧材,是轧钢生产中最关键部件,通常在高温、高压、激冷和冲击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其品质直接影响着轧材的质量和产量,可以说,没有好的轧辊,就生产不岀好的钢材。我国是世界上钢管和冷弯型钢生产第一大国,装备水平国际领先,产能占世界总量50%以上,轧辊等工模具年产值需求量约50亿元。

  随着我国核电、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重大战略工程的进展和对钢管与冷弯型钢品种升级的要求,尤其是高钢级、合金管、厚壁管、高强钢、耐火钢、复合钢的生产开发,对轧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档次轧辊等工模具依赖进口的局面亟待转变。

  山东四方公司是一家由科技专家领办的创新型民营小企业。近年来,他们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和在“市场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经营方针,大胆否定了跟踪模仿国外技术的路子,自主研发创新出系列耐磨耐热合金新材料和“以铸代锻”毛坯成型新技术以及相应的热处理、机加工技术,生产出国内唯一可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际最高档次的锻钢轧辊相媲美的产品,使用寿命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是国内同类产品的2-3倍,与同类产品相比还具节能70%、节材40%的突出优越性,全面推广应用年可节约100万吨标准煤。新产品颠覆了传统教科书轧辊材质和制造理论,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重点用于进口高端轧钢工模具的替代,得到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已为天津钢管公司、上海宝钢等国内大型钢企大量采用,并出口德国、美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等多国,成为轧辊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为引领钢管及冷弯型钢工模具的发展方向、创造我国知名的民族品牌、立于世界高端工模具之林奠定了基础。

  此次他们获得资金支持项目具有三个靓丽创新点:一是研发出适合服役条件的系列合金新材料,具有良好的红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激冷激热条件下的稳定性;二是首创异形变径辊坯的智能控温、顺序凝固、近终成型铸造新工艺和专用装备,攻克了合金材料铸造性能差、易产生缺陷的世界性难题,保证了复杂异型毛坯的高质量铸造成型,解决了传统锻造工艺成本高、难度大、产量低、工期长的问题,成功实现了异形轧辊“以铸代锻”高效制造方法;三是研发的特殊热处理工艺及装备,实现了轧辊工作层由表及里无硬度落差,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该项目先后获得5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1项PCT德国专利;科研成果被行业专家鉴定为“制造技术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使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济南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被中国钢协冷弯分会评为“技术创新奖”和“特色产品奖”;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承担主持编制《焊管轧辊》国家标准和《冷弯型钢轧辊》行业标准任务。公司已在科技人才和自主创新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技术与规模处于行业领军地位。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计划2016年底完成全部产业化目标。项目完成后,将新增3项以上发明专利,形成一项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建成本领域院士工作站或博士工作站,在技术水平保持国际先进的基础上,实现年产5000吨新型轧辊等工模具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2-3亿元,市场占有率提高10个百分点,出口比例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