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德国西马克大批订单完工仪式在山东四方公司生产基地举行。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志强、中国金属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沛、德国专家以及参加联盟理事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四方产品走出国门,用自主技术换来国际市场的初步成果。
西马克-梅尔公司是国际著名的冶金设备制造厂商,从事金属加工机械设备的开发研制、设计和生产已有200 年的历史,客户遍布全球。此次向山东四方订购的9套大型ERW焊管轧辊,是西马克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设计的整套焊管设备的全部配件,将用于俄罗斯天然气跨国管道建设工程。
ERW直缝焊管轧辊对耐磨、耐冲击、耐激冷激热等性能具有极高的要求,过去业界全部采用锻造方法生产,高端轧辊的制造技术一直由欧美国家垄断,国内仿制多年均不能成功。山东四方摒弃模仿和复制的做法,首创了新型合金材料和智能控温、顺序凝固、近终成型铸造新工艺,攻克了合金材料异型轧辊铸造成型的世界性难题,开创了“以铸代锻”生产钢管轧辊的时代。新型铸造使用寿命超过进口轧辊,是国产锻造轧辊的2-3倍。不仅替代了进口,而且已出口德国、美国、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十多个国家。
作为世界冶金装备制造巨头的德国西马克-梅尔公司,长期关注四方公司以铸代锻轧辊技术的研发应用进程,自2006年开始接触,先后开展了多合作业务,开始从高镍导板起步,业务逐批扩大,合作不断推进。去年,西马克派出设计、工艺和质量专家,专程对山东四方轧辊制造技术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并对轧辊成品运回德国解剖实测,认定“以铸代锻”新型轧辊完全达到德国装机技术要求,确定纳入其定向采购产品,双方建立了互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4月,德国西马克与山东四方一次性签订了9套大型ERW焊管轧辊的合同,组合成品千余件。德国客户对轧辊质量和工期要求十分严格,专门派住德国工程师全过程监督检验,逐件签发合格证。这批任务开工后,最关键的毛坯铸造环节不足100天即全部完成,后续热处理、精加工等工序环环跟进,质量和进度全部达到西马克要求,并提前30多天全部完工。首批交货的3套轧辊仅用150天即实现装船发运,第二批3套轧辊也于10月初如期出口,最后一批轧辊,将于10月底装船发运。
山东省四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厚之在完工仪式上自豪地说,四方公司自主创新轧辊达到或超过以欧美为代表的高端锻造轧辊,得到世界最高权威的认定,与以欧美为代表的高端锻造轧辊比肩在国际市场成功推广应用,为“中国创造”、“山东品牌”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打开大门,作为知名民族品牌开始立于世界高端工模具之林,我们多年来用自主技术换国际市场的追求终于梦想成真。